酒驾一定是喝了酒吗?这点误解要澄清
“一直有喝藿香正气水止痛的习惯,虽然说明书上有注明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但没留意过,以为会没事。”据3月13日《法治日报》报道,广东省广州市一男子服用藿香正气水后驾车,在某国道上行驶时碰撞防护墙,后被执勤交警查获。经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该男子承担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经鉴定,从其血液中检出乙醇酒精成分,含量为167.7毫克/100毫升。据此,其被定为醉驾并被判处拘役1个月,罚款3000元。
未喝酒却被认定为醉驾,不少人对这样的判罚不解,认为藿香正气水里的酒精不能算作是“酒”,不少食品药品中也含有酒精成分,比如此前多地都曾发生驾驶人在食用蛋糕、巧克力、榴莲等食物后,被检测出“酒驾”的情况。
其实,因吃某些东西而“被酒驾”,当事人一般稍待休息或用清水漱口后再测,相关数值就会正常,而且通过更精准的血液检测也能确定酒精含量不会达到酒驾标准。而上述报道中的男子在驾驶当天喝了6支共计180毫升藿香正气水,该药品说明书显示酒精含量为40%至50%。因而,大量服用后会出现与饮酒一样的行动迟缓、反应滞后等生理反应,在这种情况下驾车显然很危险。
所以,这中间其实涉及一个对“酒”的认定和理解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对危险驾驶罪的规定,对“酒”的认定,并不作主动或者被动摄入的区分,也不局限于白酒、啤酒等人们通常理解的“酒水”。大量饮用、服用含酒精成分的药品、食品后,如果达到了生理性醉酒的情形而后驾驶,同样可能会被定罪。
同时,危险驾驶罪的认定并不以造成实际危害后果为前提。因为一旦实施危险驾驶行为,就会对公共安全构成一定威胁,而只要相关行为产生公共安全风险,就符合了相关犯罪的构成条件。
当然,酒驾认定也有科学、严格的标准。如口呼、血检等检验结果应相互印证,生理、物理标准之间要互相支撑。目的就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公共安全的同时,维护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应该注意的是,除了酒驾,“药驾”的危害性同样不容小觑。世界卫生组织列出了包括抗过敏、抗抑郁、抗高血压等7大类在服用后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认为在服用这些药品后应禁驾,因为从药理学角度看,这些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强度超过了酒精。但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药驾”缺少规定,不少人对其危害性的认知还不够。
酒驾、“药驾”等行为的危险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相关部门应加强引导和普法,让公众走出认知误区,对相关法律规定有更准确、全面的认识,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共同保障出行安全和公共安全。(弓长)
相关新闻
- 焦点速看:保龄宝:截至目前公司发明公布有关阿洛酮糖专利多项
- 天天日报丨再升级!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橙色预警
- 全球热议:【中陶日报-1.12】最高涨幅26%!卫浴行业迎来2023年第一波涨价潮;蒙娜丽莎拟用10亿闲置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 全球即时:豪迈科技:1月11日接受机构调研,申万菱信基金、华福证券参与
- 全球要闻:南非西开普省一临时建筑起火 6人丧生
- 【独家】买西安城墙门票进去能看到灯展吗
- 焦点快报!2022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 全年比上年上涨2.0%
- 天天观点:2022年郑州制造业土地投资TOP50超650公顷
- 天天热议:新能源汽车出海,500 台比亚迪 ATTO 3 首航发运马来西亚
- 环球快看点丨兴民智通(002355.SZ):拟以自有资产抵押向银行申请不超1.5亿元综合授信
- 环球视点!1月11日供销社概念板块跌幅达2%
- 热点!热血巨作《游戏设计:我!虐疯玩家!》,别对我用美人计,否则我将计就计
- 实时:世界银行下调2023年全球GDP预期至增长1.7%
- 环球热点评!周二(1月10日)COMEX白银最新库存量数据
- 天天关注:姆巴佩做人难!梅西归队,姆总心里不爽,用人情世故方式避免尴尬
- 环球快资讯:2014铁岭铁岭六级工伤赔偿多少?
- 天天百事通!来钱花(马上金融)贷款逾期六年拖欠多久上征信系统
- 天天观察:闪电贷逾期4个月延迟还款会上征信吗
- 环球快看:大道恒美品牌管理|大品牌战略驱动企业商业价值生长
- 环球今日讯!美国总统拜登抵达美墨边境,大量抗议者聚集
- 环球微动态丨老字号挖掘新亮点,新零售演绎新风尚……年夜饭里有新意!
- 焦点简讯:Notion 很好,但我已经换到了钉钉文档
- 环球短讯!中国第一大忽悠终于倒下了
- 全球最资讯丨你我贷网贷逾期2000还不起会上征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