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蕴丰富的立秋习俗
(资料图片)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古人历来把立秋当做重要的节日,在立秋之际,会以各种意蕴不同的习俗度过这个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
在宋朝,立秋之日,男女老少有戴楸叶的习俗,据说,立秋日戴楸叶,可保一秋平安。有的地方不仅戴楸叶,而且还把楸叶或树枝编成帽子戴,既可以应时序、又可以乘凉消暑。《东京梦华录》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楸树是中国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枝干挺拔,楸花淡红素雅,自古以来楸树就广泛栽植于皇宫庭院,胜景名园之中。楸树叶、树皮、种子均为中草药,有收敛止血,祛湿止痛之效。由于楸树之“楸”与秋天之“秋”同音,人们戴楸叶,表示为了迎接秋天。到了南宋,这种风俗更为盛行。南宋诗人范成大在《立秋》诗中说:“折枝楸叶起园瓜,赤豆如珠咽井花。洗涤烦襟酬节物,安排笑口问生涯。”诗中的“折枝楸叶”指的就是当时戴楸叶、应时序的立秋节俗。
既然古人把立秋当成节日来过,那自然就少不了吃了。于是,“立秋贴秋膘”的习俗便应运而生,即把苦夏身上掉的体重重新补回去。“贴秋膘”一说,最早来源于周朝《礼记》的记载,而被官方所认可,成为达官贵人与黎民百姓一致的习俗,则始于金朝时的北京。据史料记载,金朝的海陵王决定建都北京之后,西建金陵,东通运河,中建金中都,但大量的徭役使得老百姓怨声载道。于是,在立秋当天,海陵王仿效周朝天子,往西郊迎秋,迎秋之后大犒三军。正好那年是乙亥年,也就是猪年,海陵王就用猪肉犒赏三军。自此,立秋“贴秋膘”的习俗就在全国范围内沿袭下来。
与“贴秋膘”相伴的,还有在立秋这天“咬秋”的习俗。清朝张焘在《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曾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朝时期,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传说明朝大将徐达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后,大将常遇春手下有个兵偷了农民的一个瓜。常遇春治兵非常严格,要把偷瓜的那个兵处死。这时,农民出来了,说元大都有习俗,立秋拾瓜不算偷。常玉春听到这话,就赦免了士兵。没料到,一说“立秋拾瓜者无罪”,其他士兵都开始抢瓜。为了犒劳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贴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口感有肉感的茄瓜,于是,立秋吃茄瓜的民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立秋时节,还有晒秋习俗。立秋之后,在一些山区会见到一道美丽的景观:秋阳杲杲、金风送爽,在老百姓房前屋后的平地上、房顶上,摊满了一片片五彩缤纷的南瓜、茱萸、辣椒、柿子;在窗台前、院墙上挂满了一串串黄澄澄的玉米,这是丰收后的人们在晾晒自己丰收的果实,斑斓多彩,五颜六色,形成了晒秋的民俗景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晒秋习俗,成为山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摄影家、画家趋之若鹜,纷至沓来,在此拍摄、写生。
当然,古人的立秋习俗远不止这些,这些摇曳多姿的习俗,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成为中华民俗文化绚丽的篇章,让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聂熙恩
关键词:
相关新闻
- 意蕴丰富的立秋习俗
- 天龙镇天龙村:基层党建引领 助力乡风文明
- 极目锐评|停车10分钟收费50元,勿让“打劫”式收费砸了旅游招牌
- 深交所与邮储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携手支持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
- 鄂尔多斯怎么了(鄂尔多斯现象)
- 房贷还清后多久消征信
- 机械快门怎么更换_机械快门线怎么拆开
- 微星主板接口图解(主板接口图解)
- 缩量三连阳,盛通股份或将迎来大涨?看15次回测数据
- 女子携丈夫回娘家,要求同住被拒绝,女子:母亲给出的理由很可笑
- 近期截止报名!北京事业单位招聘汇总(共招26人,11个职位,4个公告)
- 致敬!舒兰公职人员失联牺牲前奔赴一线画面曝光
- 上海:直播营销平台利用算法技术,需要遵守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
- 大额存单利率优势不明显 特色存款受追捧
- 国家税务总局再推服务新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 【网友投稿】中信银行济宁分行被罚200万!
- 夏季很流行穿“挖肩袖”连衣裙,肩宽的女生穿上身很显瘦~
- 以物易物市集 大运会的“世界记忆交换角”
- 凯迪拉克旗舰轿车售价曝光!配“55英寸”显示屏,会国产吗?
- 印度尼西亚帕卢东南地区发生5.3级地震
- 北京:受灾区域生产生活有序恢复
- OPNX提出向Hodlnaut注资约3000万美元的FLEX代币竞购75%的股份
- 成都大运会|游泳综合:覃海洋50米蛙泳夺魁 中国队入账3金
- 第二十四届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总决赛在大武口区开赛